该系列试验机符合国家标准,结构为:单柱+双柱,类型为:液晶显示+微机控制,zui大试验力:0-300KN,可根据客户需求订制。
:
橡胶、金属材料抗弯强度试验机 性能特点: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采用*设计理念,外形美观、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可靠。计算机通过我公司研制的全数字控制系统进行采集控制、经全数字调速控制器直接控制全数字调速电机转动、电机转速经圆弧同步减速系统减速后传递给精密滚珠丝杠副实现横梁上升、下降,完成试样的拉伸、剥离、压缩等力学性能试验。
试验机专业软件实现自动求取定伸长率、定力伸长、抗拉强度、试样延伸率、上、下屈服及屈服强度等数据,还可满足位移保持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对试验过程的控制和数据处理符合相应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国家标准的要求、试验报告多样化如WORD、EXECEL等方式。
本机无污染、噪音低,效率高,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本机适用于各种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的测试,*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该机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电线电缆、橡胶塑料、纺织、家电等行业的材料检验分析,是科研院校、大专院校、工矿企业、技术监督、商检仲裁等部门的理想测试设备。
橡胶、金属材料抗弯强度试验机 技术指标
a、zui大试验力:0—300KN
b、试验力分档:全程不分档,全程分辨率不变
c、试验力显示范围:0~300KN
d、试验力有效测量范围:满量程的2%~100%
e、试验力测量精度:优于示值的±1%
f、位移速度控制范围:0.05mm/min~500mm/min,无级调速,速度任意设定
g、位移分辨率:0.01mm
h、位移速度控制精度:优于±0.5%
i、位移测量准确度:优于±0.5%
j、拉伸行程:0~1000mm(不含附具)
k、软件及用户界面:WINDOWSXP操作环境下的软件和交互式人机对话操作界面
l、供电电源:220V,50Hz
功能介绍
A、自动停机:试样破坏后,移动横梁自动停止移动(或自动返回初始位置)
B、自动换档:根据试验力大小自动切换到适当的量程,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C、条件模块:试验条件和试样原始数据可以建立自己的标准模块的形式存储;方便用户的调用和查看,节省试验时间
D、自动变速:试验过程的位移速度可自动完成也可手动改变
E、自动保存:试验结束,试验数据和曲线计算机自动保存,杜绝因忘记存盘而引起的数据丢失
F、测试过程:试验过程及测量、显示、分析等均由微机完成
G、批量试验:对相同参数的试样,一次设定后可顺次完成一批试验
H、试验软件:中文Windows用户界面,操作简便
I、显示方式:数据与曲线随试验过程动态显示
J、曲线遍历:试验完成后,可对曲线进行放大再分析,用鼠标查到试验曲线上各点对应的数据
K、试验报告: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编辑打印
L、限位保护:具有程控和机械两级限位保护
M、过载保护:当负荷超过额定值3~5%时,自动停机
N、自动和人工两种模式求取各种试验结果,自动形成报表,使数据分析过程变的简单,便于用户
应定期进行检查
1、试验机上的各部分紧固件,尤其是油管接头处螺母是否拧紧。
2、经常打开油箱左上部盖板,观察油箱中的油是否够用。
3、检查摆杆上的刀刃是否在刀承上,测力活塞顶端是否顶在小窝内,测力活塞上的小皮带是否断裂。
4、打开上盖板,检查小锤和弦线是否正常运转,齿杆来回运动是否受阻,指针转动是否灵敏。
5、接通电源后,指示灯是否亮,按动油泵开关,检查油泵运转方向是否与箭头所示方向*。
6、检查下钳口升降限位开关是否能起作用以及下钳口电机接线是否正确。
7、开动油泵,用手搬动摆杆,当度盘主动针转动一圈并超过3%~5%(满负荷)时,油泵应自动停止。
8、检查缓冲阀是否能正常使用,用手将A铊摆杆扬起30度左右时突然放手,看摆杆是否缓慢回落。
万能试验机,集拉伸、弯曲、压缩、剪切、环刚度等功能于一体的材料试验机,主要用于金属、非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是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程质量监督站等部门的理想检测设备。
售后管理:
我公司实现计算机化管理,实行客户定期回访制度,定期复查设备的工作情况,定期指导用户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测,以便设备正常运转,跟踪客户的设备使用情况,以便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
欢迎您选用我公司开发研制的各类检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什么问题,可随时和我们,您将得到良好的售后服务。真诚的希望您能将宝贵的意见,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反馈给我们!
香港正版资料
全国:
我国的*台万能材料试验机是由邓曰谟教授研制的。从战争中诞生的中国近代机械工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中国民族资本创办的企业一直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的重压之下,境况十分艰难。直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机械工业仍然极为落后,主要的机器设备都是依赖进口,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也大都由洋人把持。邓曰谟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开始自己在机械工程领域的探索和奋斗的。
1930年,邓曰谟被聘为北洋大学教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凡是工科院校必须建立实验室。但当时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几乎全靠进口,且价格昂贵,如一台50000磅材料试验机需花费15000多美元,而政府对学校的拨款极为有限。为了克服这个困难,邓曰谟下决心自己设计、自己制造。1932年至1933年,邓曰谟依托机械研究社,经过一系列艰苦试验,成功地设计制造出了材料试验室、水力实验室的一系列仪器设备,如油压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水泥拉力机、流速计、混流水泵、两级水泵、水轮机等,除了装备北洋大学的材料试验室和水力实验室外,还供给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重庆大学、焦作工学院、河南水利专门学校及全国其他许多高校的有关实验室使用。其中50000磅材料试验机为当时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制造的*台万能材料试验机,可以进行有关材料机械性能的一系列静力试验
其实英国早在1880年已生产了杠杆重锤式材料试验机,在1908年又生产了螺母、螺杆加载的万能试验机,这些试验机可进行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和扭转等验,但是由于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操作繁琐,只能进行静态试验,所以被淘汰。
约在90年前,瑞士Amsler公司开发了液压万能试验机,这种试验机较机械式操作简便、输出力大、结构简单、体积紧凑,能完成材料的各种静态力学性能试验,至今这种拉力机仍在生产使用。
19世纪初叶,产业革命以后,随着蒸汽机车和机动运载工具的发展以及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运动部件的破坏经常发生。破坏往往发生在零部件的截面突变处。破坏处的名义应力不高,低于材料的强度极限,有时还低于屈服极限。1847年,德国人A.Whler(沃勒)对金属疲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1850年,沃勒设计了*台用于机车车轴的疲劳试验机,用来进行全尺寸机车车轴的疲劳试验。以后他又研制出多种型式的疲劳试验机,并*用金属试样进行疲劳试验。他在1871年发表的论文中,系统论述了疲劳寿命和循环应力的关系,提出了S-N曲线和疲劳极限的概念,确立了应力幅是疲劳破坏的决定因素,奠定了金属疲劳的基础,有“疲劳试验之父”之称。
1929年美国人Peterson R.E.(彼特逊)对尺寸效应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提出了应力集中系数的理论值。1929年—1930年英国人Haigh B.P.(海夫)对高强钢和软钢的不同缺口效应做了合理解释。
1945年美国人Miner M.A.(迈因纳)在对疲劳损伤积累问题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PalmgrenJ.V.(帕姆格伦)1924年提出的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公式化,形成了著名的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法则(简称Miner法则)。在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的CepeHceH C.A.(谢联先)还提出了常规疲劳的设计计算公式,奠定了常规疲劳设计的基础。
1952年美国国家航空管理局刘易斯研究所的Manson S.S.(曼森)和Coffin L.F.(科芬),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表达塑性应变与疲劳寿命关系的Manson—Coffin方程,奠定了低周疲劳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使用电子显微镜,给疲劳机制的研究开拓了新纪。
1949年Weibull W.(威布尔)发表了对疲劳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的著名方法。1959年Pope J.A.(波普)指出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出现了高速响应的永磁式力矩马达,5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已喷嘴挡板阀为先导级的电液伺服阀,使电液伺服系统成为当时响应zui快,控制精度zui高的伺服系统。
60年代各种结构的电液伺服阀的相继问世,特别是以穆格为代表的采用干式力矩马达的级间力反馈的电液伺服阀的出现和各类电反馈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电液伺服阀的性能,电液伺服技术日臻成熟,电液伺服系统已成为武器和航空、航天自动控制以及一部分民用技术设备自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研制出了能够模拟零部件服役载荷工况的随机疲劳试验机。20世纪70年代,国外已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液伺服疲劳试验装置来进行随机疲劳试验。20世纪90年代,已经出现了上下位机结构的全数字的伺服控制器,闭环控制计算速率达到了6kHz,数据传输采用100Mb以太网卡(Ethernet),可以完成控制模式的平滑无扰切换、多通道的协调加载以及各种工况谱的实验室再现。
万能材料试验机从开发生产之初到现在成为高科技的试验设备,每一步的技术改革都是工程师们不断积累经验的成果,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掌舵人,更应该吸取前人的技术经验,不断自主创新以及技术改革,把我国的材料试验机工程推向*。